中國比特幣礦工儘管在2021年禁令後,仍掌控全球網絡的55%,而美國礦工則佔40%,穩步增長,正逐漸縮小與中國的差距。
美國比特幣挖礦公司正在增長,受機構投資和監管明確性的推動,正在縮小中國的主導地位。
中國計劃於2025年修訂其反洗錢(AML)法規,可能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的監管。
儘管中國全面禁止加密貨幣,但中國在全球比特幣挖礦領域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,仍然牢牢掌握了超過一半的網絡。自中國在2021年禁止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以來,許多人預計其在該行業中的影響力將下降。
然而,最近的數據顯示,中國的礦池控制著55%的比特幣網絡,明顯超過美國的40%。即使美國在該行業中的存在逐漸增加,中國礦工的主導地位仍然存在。CryptoQuant的首席執行官Ki Young Ju在X(前身為Twitter)的最新帖子中證實了這些統計數據。
此外,他指出中國的礦池主要為亞洲的較小礦工提供支持,而美國的礦池則主要為美國的機構礦工服務。儘管中國禁令,該國的礦工仍然找到了參與全球加密市場的方法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的比特幣挖礦活動一直在增加,美國公司逐漸縮小了與中國競爭對手的差距。雖然中國的礦池仍然控制著大部分份額,但美國的礦池增長明顯,現在管理著全球比特幣網絡的40%。專家們相信,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,因為美國公司受益於監管明確性和更透明的監督。
此外,美國的挖礦業務對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具有吸引力,這可能進一步提升它們在全球網絡中的份額。與此同時,由於中國的監管框架,中國的礦工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監管和運營困難。這種主導地位轉變的長期結果還有待觀察,但美國的挖礦公司正在取得顯著進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計劃於2025年修訂其反洗錢(AML)法規。這一舉措可能會對中國在比特幣挖礦中的參與產生重大影響。修訂後的法規旨在擴大監管範圍,包括加密貨幣交易,以解決洗錢風險的問題。參與修訂討論的金融專家已經承認,在全面改變的挑戰下實施此類變革的困難。
因此,這些新法規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國比特幣挖礦活動的控制。修訂的框架旨在遏制非法的加密貨幣相關活動,但其效果將取決於執法的程度。隨著中國力圖加強對金融監管的立場,目前還不確定這是否會導致其在比特幣挖礦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下降。